IP改编电视剧转向的新思考

IP改编电视剧转向的新思考

摘要:网文IP具有天生的话题优势、强大的粉丝基础、经过验证的故事性,近年来备受影视行业的喜爱,IP改编剧成了流行趋势。IP市场从一开始的杂乱生长,在不断的试错后逐渐回归理性,IP改编剧也有了新的转向。粉丝经济模式失灵,IP改编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以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分析IP改编剧发展的现状。关键词:IP;电视剧改编;网文IP;粉丝经济模式IP指知识财产权,各种智力创造的成果都属于知识产权。IP改编剧也叫做IP剧,改编题材以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和动漫为主。优质的原创网文IP是影视作品的重要来源,热门IP+明星流量是IP改编剧的主要模式。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艺恩播映指数TOP50”剧集中, 有32部IP改编剧,占比64%, 这些改编剧中, 有17部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成, 总播放量近1054亿。热门IP一般具有高品质、高人气和高话题度的特点。热门网文IP往往伴生着大量的原著粉,这些粉丝是电视剧的潜在观众,转化率较高。原著粉往往对IP改编剧有自己的期待,在微博、贴吧和论坛等平台往往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话题讨论在提高IP改编剧热度的同时,对演员的选角、剧本的改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影视剧团队为了增加关注度与流量,往往会迎合受众选择明星演员,甚至改变剧情走向。明星本身具有强大的粉丝基础,网文IP和明星粉丝又存在互补关系,粉丝经济的力量不容小觑,所以热门IP+流量明星模式下的改编剧往往会出现“未播未火”的现象。一、IP改编剧的新发展IP改编剧的题材从单一到多元,电视剧开始反作用于网文IP。最早的IP改编剧可以追溯到2005年,根据游戏改编的玄幻类仙侠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掀起了同类题材电视剧的狂潮如《轩辕剑之天之痕》《花千骨》《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玄幻类仙侠题材的走红与网文IP的创作密切相关,优质的网文IP为影视剧提供了内容来源。但对热门IP的争夺造成了网文IP虚热化,出现了大量内容同质化、套路化的作品,观众审美逐渐疲劳。网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过程,使得IP领域更加多元化、深入化。热门IP具有强大的粉丝基础,而且投资的风险小、见效快很受影视团队的青睐。IP题材的多元化也为IP改编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玄幻仙侠剧竞争激烈,影视团队开始另辟蹊径,尝试新的题材,如都市类题材改编的《欢乐颂》、反腐类题材改编的《人民的名义》、新型宫斗剧题材《延禧攻略》、悬疑类题材改编的《白夜追凶》。

电视剧热播的同时也反哺了网文、游戏等IP。如《延禧攻略》播出前的粉丝并不多,但该剧“黑莲花”的女主人设、精致的服道化、起伏跌宕的剧情吸引了一大波新粉丝,也助推了网络小说的阅读量。即使是有原著粉丝基础的IP改编剧,由于改编剧情与原著有出入,依然能吸引大量粉丝加入小说阵营。而弹幕往往会成为书粉与剧粉争论的阵地。热门IP+明星模式失灵,IP改编剧回归理性。IP改编剧不断发展的同时,观众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创作者也意识到了粉丝经济模式的失灵,粉丝红利期已成过去式。热门IP只是具有成为爆款的潜质,还需要精心的打磨才有可能创作出让观众满意的好剧,剧集的品质、演员的演技、服道化的准备、后期的剪辑才是吸引观众的根本。本末倒置的做法或许一开始能吸引大量的粉丝,但很快就会遭遇“滑铁卢”,为剧粉及原著粉丝所诟病。如2017年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孤芳不自赏》中杨颖的天价片酬、演技差只会干瞪眼、大量抠图就受到了群嘲。粉丝们本来很期待这部大剧,却止步于粗制滥造的剧情,对其中的演员和制作团队也失去了信心。与之相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制作经历了七个月的筹备,七个月的拍摄和九个月的后期,在剧本、演员、服道化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电视剧抹去穿越元素的同时也改变了女主行动的逻辑,变成了韬光养晦、为母复仇的大女主题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糅合了观众喜爱的元素。如将故事设定在对女主行动相对宽松的北宋、增加了男女主婚前的互动、将男女主相遇时间提前。影视剧与观众往往存在着一种默契: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微博电视剧给出的数据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受众84.67%为女性,所以男女之间的甜蜜互动是重要看点。朱一龙饰演的齐衡不仅温文尔雅,面容清秀,行事也很严谨,从丢帕子这件事可以体现。汗巾帕子在盛府丢了,不仅要找,还要大张旗鼓的找,让所有人都知道帕子丢失了。这种贴身之物他日要是再拿出来,即便全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但齐衡对明兰却是一片深情,知道明兰自小在扬州长大就特地取了故乡的菱角,得知明兰因为字差被先生罚抄就送了两支上好的笔。如此深情的少年,戏里虽然没能和心心念念的六妹妹在一起,但在戏外成了当红小生,拿下了诸多代言。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崇洋媚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开始更加自信地向世界弘扬中国的IP改编电视剧转向的新思考— — 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 刘芳剧影月报 影视窗2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