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情和某些演员生硬上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剧情方面:就目前为止,看到18集,编剧直接把金波这个能够跟少年少平进行感同身受的交流的人物直接切掉了,将原著中的金波换成了润叶的弟弟,(而原著中第一部里所描述的小伙子这个时候是木讷,不怎么言语,很普通的一个支书家孩子)而每次回家的时候,都是金波和少平一起骑着自行车回去的,这个更能表现出来一种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亲情。而且每次少平回家晚上都会到金波家借宿,因为他们家里的窑洞不够住,这些都是原著中所描绘的那种虽然生活艰辛,但是发小之间不忘互相提携的深厚情谊,请问编剧这么重要的人物,你怎么就把它给切掉了呢?原著的第三部当少平高中毕业后去了黄原市里打工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要去金波和他爸工作的邮局那里,两个发小每次见面总是会交流各自的高兴事儿和烦恼,(这些都是后话,无意剧透啊)但是电视剧里到目前为止,金波的角色都没有被表现出来。不知道后面的剧情,要怎样?
演员方面:看到目前为止,想起来一个演员陈道明。道明叔为了塑造角色,会尽力从里到外把自己的形象塑造的更本色一点,比如在演刘邦的时候,他脸上几乎都是脏兮兮的,但是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刘邦的草根性。电视剧里的少安演的中规中矩,就是少了点原著中描述的沉稳,多了点机灵,但是总体还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电视剧里少平这个角色演的本应该是一个面黄肌瘦,身材单薄的农村青年,结果电视剧里表现的是朱唇亮肤的奶油小生,请问,你们演电视剧的时候能不能去贫困地区体验一下饥饿的那种感觉,哪怕时间很短呢,你看看那些真正受过饥饿的人,他们的眼神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会给你直接说出那种忍受饥饿还不够,还要受到别人歧视的那种心理吗?那种东西都是埋在心里一个黑暗的角落,而在电视剧里少平那种在学校里的自卑心理,竟然就这么直白的给说出来了,这个时候金波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金波就像是少平心里的蛔虫,通过金波的嘴说出来,这中内心活动表现的才能更自然。就像别人赞扬你,跟你自己说自己很优秀,给旁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角色我更希望是一个从农村边干着农活还要一边顾及学习长大,最后通过自己努力在城市里上大学或者最终留在城市生活的凤凰男去演,可能演的更贴切,因为原著里所描述那种不甘心一辈子守在土地而想要努力冲出农村的那种奋斗精神也许凤凰男这种体会更深。
配角演员上:我觉得王满银这个角色倒是演的挺好,挺自然,还有那么些吊儿郎当的感觉。兰香这个角色倒是演的很生硬,这个原著中受苦长大的农村妇女,在电视里确实皮肤细白,还好是配角。